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21.html《道德经》乡村振兴版解读
第五章天地不仁人命如狗
尽管生存之维艰,赚钱很重要;比起亲情与自由,什么都不是。
乡村振兴实践者需要时刻谨记:明白父母不易,才能学会珍惜;因为,只有生命情感的试炼才能让人成为人,让我们摆脱奴役,成为自己。
如果不懂生命情感,就算天地永恒,人生百年也将荒废;即便人海茫茫,没有一个人肯追随与你,你我将仍然凄凉孤寂;即便腰缠万贯,你我仍然是一条找不到家的小狗,惶惶难安,漂泊无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之道在于生,地之道在于承,天地生养了人,却不会把人当做血亲特别照顾,它们同时还孕化了万物,万物与人在天地眼里都是草芥。
圣贤的人祖也不会把人当做血亲特别照顾,大家虽然共有炎黄血脉,同是龙的传人,他们却对所有姓氏一样看待,都是草芥。不会对谁更加照顾。
除非,在这一方时空中,在你的百年人生中,你与道同行,且能与同道者同频共振,奔走实践,心心相印,惺惺相惜。(如橐龠之动)
人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心和心中的道的影子。
自己就站在这里,道在哪里,又该如何去寻找呢?
道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道于生命各阶段无处不有。
就好像乡村灶台上的风箱一样,道在家家户户中,道在一日三餐里,(它不能代替米,却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把生米做成熟饭),你拥有它的时候,就能明白它的好,你失去它时,就会知道自己的难。
那么,怎么和道相处呢?
不必费尽心思向外求,因循本心(守中),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不管你有多大年纪,能把你像孩子一样宠一辈子的人只有母亲;
不过你是多么落拓,有多少成就,永远把你当人看的只有母亲。
是母亲的宠爱与教导让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人,从而摆脱刍狗的命运。
就好像乡村就是我们文化的根,住着我们的爹娘,就像是城市的母亲。
托生成为一个人有多难,只有他的母亲最清楚;那些说自己有多难有多难的人,一定极其自私,不可深交。
人如果生了儿子,就会对孩子百般呵护,对他的未来万种设想,可是他却偏偏走了你最不愿意他走的路子。
人如果当了父母官,也会踌躇满志,对辖区各种设想,对子民关爱有加充满期许,想要建功立业,做出一番成绩。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不能如意,乡民却总是不想向你靠近。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境界不够,你只是用“仁”的方式方法做人、做事,做到仁至义尽就不肯再努力半分了,还没有把自己融合进去,没有把自己的生命情感放进事业之中,还没有达到用“道”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实践而已。
道既容易理解,又极难拥有,因此我们很难时时处处事事都和“道”保持一致。
因此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的太多,被细枝末节绊住了手脚,被各种诱惑迷住了心智。
而道也不会像爹娘一样对你照顾有加,有求必应,无微不至。
为什么呢?
因为道在人心,道就在我们各自的心里。
天地不仁,如果我们屈从于天地意志不敢有所作为,我们就只能做狗。
圣人不仁,如果我们尊信圣人不敢差错越雷池半步,我们也只能做狗。
天地人心,何其公道,就是这么公道。只有我们因循人心,从自己的心出发,而不是从利益出发,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走向人生巅峰,走出一片天地。
乡村之美,美在依偎青山、环绕碧水,美在有人面桃花笑扬春风,有十里荷花清香回荡夏塘,有金秋甘甜浸透田野,有大雪飘飞舞于严冬。
可惜的是,今人对美几乎视而不见。很多人都不相信,乡村的“美”是一种能“转换成钱”的生态资源。
我们心中的产业振兴的方略,只有农业生产,卖高价格,增加产量。一方面品尝乡村的供奉,一方面对乡村的价值不予承认;一方面尽享人口红利,一方面对乡民的价值视而不见。
据统计,从年到年,中国乡村数量从万个减少到万个,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有80到个村庄在消失,却从来没有人去考量,是谁吃掉了这些村子。
桃花开了,我们对抢眼的新绿、灿烂之粉红无动于衷,关心的是桃子的品种、价格与产量,估算的是这一棵桃树的成本,打算着是不是再追施半袋“尿素”,让单个桃子长到半斤重。
开挖荷塘,种植莲藕,却并不为观赏莲叶何田田,也不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只关心市场价格走势,而无心鱼戏莲叶之间。一旦价格行情不好,立马改弦更张,蹲在塘堰埂上愁眉苦脸,不如改养泥鳅赚钱。
又到金秋,今年又少了许多乐趣与喜欢,以前的少年,可以去红薯地里抓“蚰子”听曲,到黄豆地里逮“豆虫”喂鸡,潜伏到芝麻地里找崩开了口的“蒴吃”,到薏米田里捡点“珍珠”,在棉花田里采摘桃子。如今的田野种的大都是玉米,用作养猪饲料的玉米占到秋庄稼的百分之九十。
冬天就更不用提了,躲进空调房间不再出去。能堆个雪人就是最大的惊喜。
我们与自然早已经不再亲近,农业也成了工业的附属,乡村的美好一去不返,在农业基地皮不到百分之八的今天,让六亿农民指靠粮食增产走向富裕,让乡村靠农业走向振兴,这是谁出的主意?
亲情之美,不分富贵贫贱高低,亦非金钱可以购买得到。可总有人认为,重赏之下,必有至厚至亲;酒池肉林,可以培养友谊;哭于宝马的幸福,高出单车后架欢喜。
天地不仁的表征在人世间冲撞;圣人不仁的案例在家庭中充斥。
我们心中的橐龠,却少有鼓荡的人,鼓荡的气力了。
因此,乡村振兴实践者,有必要读读《道德经》,在道德经的文化中,找出生活的智慧,抓住乡村的禀赋,找出乡村的骄傲,放大乡村的优势,坚定振兴的脚步,得出致胜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