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网上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一、解诗题
1.赠,赠送。联系《赠汪伦》理解。
2.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一首诗。
3.写作背景:话说当年,苏轼、刘景文同朝为官,苏轼在杭州任太守,在他的竭力举荐下,好朋友当时已经58岁的刘景文才有了小小的升迁,去到江浙地区任职。正好这一天,俩人遇见了,苏轼就写了这样一首诗赠与刘景文。
二、知诗意
1.借助节奏,朗读古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3.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景物。请在诗中圈出来。(荷、菊、橙、橘)
三、悟诗情
(一)“荷尽已无擎雨盖”
1.对比理解
夏天的荷花是什么样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秋天到了,荷花有什么变化?
3.借助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古诗理解“荷尽”。
(1)联系“白日依山尽”“众鸟高飞尽”“人间四月芳菲尽”,理解“尽”的意思:没有。
(2)“荷尽”指的是荷花凋零枯萎。
4.理解“擎雨盖”。
“雨盖”在这就是伞,“擎雨盖”就是举起的雨伞。撑起的荷叶多像一把举起的雨伞哪。
到了盛夏时节,荷花怒放;但是到了深秋时节,池塘里的荷叶枯萎了,荷花都没了,像“擎雨盖”的荷叶也没有了。
(二)“菊残犹有傲霜枝”
1.秋天的菊花本来很美,可是到了深秋时节,菊花上面压着雪,花瓣变黄了,凋谢了,残败了。这就是“残”。
2.但枝杆依旧傲然挺立在风雪中。这是“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傲霜的菊花多值得我们赞美呀!
(三)“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深秋时节,荷叶枯萎了,菊花也凋谢了,这样的景色真不值得我们欣赏,可是苏轼却对刘景文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说这深秋时节是一年好景。
2.为什么说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色呢?正是橙黄橘绿时。
看插图:瞧,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橙子,就像一树树小灯笼似的。
3.深秋时节,除了橙和橘熟了,还有什么果子熟了呢?
4.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刘景文从小就怀着为国效力的决心,可是他却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晚年,生活都很穷困,苏轼想告诉刘景文,人到晚年就像一年中的秋天一样,虽然叶枯了,花谢了,却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景象,苏轼想告诉刘景文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所以苏轼这样写到——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四、巧运用
同学们,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时,请你告诉他,(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当你的家人遇到困难时,请你告诉他,(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请你告诉自己,(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