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墨馨柳沟,一个莲花状的村庄 [复制链接]

1#

点击蓝字


  初夏的早晨,天高云淡。早上九点到天水郡立交桥南面和杨老师汇合。杨老师的安排细心周到,他利用女婿的假日,让他开车接送我们,这是怎样一番诚挚情谊!


  肖崖和柳沟,不屜于齐寿的手心手背,乡音无改,血脉相连。那么,同为齐寿儿女的我们,自然就情同手足了。虽然我们平时各自忙于生计交流的少,可我们的情谊并未因此而削减。对方发在平台的文章,再忙也会第一时间分享转发,支持鼓励。


  我和王海珍老师在路边等的时候,杨老师和爱人坐女婿的车过来了,我没注意,车窗落下,杨老师招呼我们上车,坐定之后,后面做的大姐笑着说:“我从车里就看到你俩了,经常见到你们的照片。”可能说的是我们发到平台的文章后面的照片吧。


  杨老师的爱人干净利落,快人快语,笑起来的时候,花一样好看。我笑杨老师和他的爱人是典型的郎才女貌。


  到锦绣苑小区那里接上张老师之后,我们一路向南。皂郊,徐家店兴隆王家店,迅速向后退去,经过肖崖稍子坡,到齐寿山脚下的牌楼那里右拐向西,看着道路两旁的村庄田园,草树葱茏,大片的油菜花呼啦啦铺展,山坡上的野花一丛丛一簇簇,像云像雾又像霞,我的心就像沾了露水,湿漉漉的,滋生出无数个春天,在回乡的路上。


  车在柳沟最高处公路边停下,一下车,村庄制高点新建的灰色塔直指云霄。杨老师的兴奋溢于言表。他给我们讲站在高处看柳沟,整个村子的地理分布呈莲花状。莲花状,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形状啊,我不由得对这个名叫柳沟的村庄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抬眼四望,群山环翠,堡子与堡子遥相呼应,石坡石峡苍莽突兀,各自耸峙,果真像一朵莲花呢,而村舍民居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很自然的分布在莲花的瓣与瓣之间。


  一路走来,那一湾一陌的绚烂明丽的油菜花和山坡地埂上清新雅致的玛瑙花是这个春天浓墨重彩的一笔又一笔。山风拂过,油菜花田花潮涌动,玛瑙花则像一位位身着*纱的女子,开心的笑着,优雅的舞着,袅袅娜娜。盈眸的诗情画意,久违的赏心悦目,在这个莲花状的村庄一一得到满足。


  杨老师的爱人,笑脸如花的姐姐给我们指她家的房子,一帘修竹又让我兴奋莫名,喜爱有加。当听杨老师爱人笑着说这片竹林太密,遮蔽了阳光,邻居也说走到这里总觉得黑乎乎的,她听了给砍掉了一部分,杨老师看了心疼坏了,睡了整整两天没有说一句话。“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这竹子,不就是杨老师本人低调谦和追求上进的写照吗?


  品茗,畅聊,我们是重逢的故人。浓浓的情谊就在浓浓的茶香里,就在大姐殷勤忙碌的身影里,就在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手擀粉里,就在散发着麦香味松软可口的大饼里。坐车的疲惫得以缓解,杨老师带我们去村上看看。


  我们来到新建的太平塔跟前近距离看它,这座塔是村上集资修建的,说是从风水学角度来讲,村左手边的一支地脉太硬了,要压一压,起到调和,平衡村子里总体运势的作用。主要是祈求世道太平的意思,看看!这一腔腔滚烫的祈求岁月静好万事顺遂的祈愿,凝聚成了这一座高耸入云的太平塔。


  对着一块高树掩映,绿草如茵的空地,杨老师说这块空地曾是他们三队的场(辗麦场),现在都没人种地了,场也就没人管了,就那么闲置着。是啊,在农村,青壮年男女都飞出去觅食挣钱,有多少良田被撂荒了,年少时期的良田万顷鸡犬相闻的景象已成多少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如今的农村,除了寂静仍然是寂静。随着人们对美好组织文化生活和幸福美好的追求,人们干事创业的决心更大,劲头更足,孩子的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多少人把孩子转到城里,哪怕是租房也要陪读,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有逢年过节,才举家回来,暖暖旧窝。这是时下农村的普遍现象。就拿柳沟来说,村里多一半人把房子买到市内,兰州,西安或者宝鸡。有的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舍不得扔,就抽时间种点油菜,小麦。一方面是自己种的吃着放心,一方面,是隔段时间回来在田里劳作,出出力,出出汗,觉得自己的根还在,心里踏实。


  村里有一棵青冈树,粗糙厚重的树皮龟裂的横七竖八,它粗壮的主干要几个人伸长双臂才能合围,树冠叶片层层叠叠,翠色欲滴。关于这棵青冈树,有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有人拿锯子想锯掉这棵树,谁知在树身上锯了一道深深的印痕,这树就流血了,红红的树汁染红了锯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这棵青冈树成精了,成仙了,它高昂着头颅在守护柳沟村家家户户平安喜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于是这棵青冈树再没人动过。我用手抚摸着这棵承载着美好传说和百姓愿景的古树,概慨良多。而它的树干上真的有那么一道横纹,看来是真的有人曾经想锯这棵树,锯痕都还在呢。它多像一顶华盖,庇佑着这一村人安居乐业。


  村子中央,还有一棵古柏,已逾千年,虬根盘亘,冠荫苍翠,凉风飒飒,树干上有秦州林业局挂的“文物树”的牌子,一个村上有两棵被国家出面保护的古树名木,也真是难得。谁能说,这不是这个村里的福祉!


  经过村委会正在铺垫的院子,过了桥,就到了石坡,石坡上草木繁盛,步道内测的坡上有一尊弥勒佛像,栩栩如生,鉴于此,人们又把石坡叫石佛。经过一片茂密的松林和通幽曲径,拾级而上,就到了石佛山柳枝林寺,主要供奉西方三圣。整座寺院雄伟肃穆。正殿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法相庄严。东西两座殿内供奉药师佛和地藏王菩萨。炉内香烟缭绕,檐铃应和松涛;林间彩幡飘飘,殿内梵唱声声。置身此境,尘俗尽褪,宠辱皆忘。


  从柳枝林寺出来折返向东,就到了柳沟与曹集接壤的咽喉要塞——石峡铁门槛。杨老师说他小时候还见过铁门槛的,既然如此,那铁门槛就不是传说,而是有迹可循的真实存在了。而铁门槛的真实存在,又把我引入无穷的冥想中。这里,貌似普通的村庄,曾经是一个怎样神奇的所在呢?有铁门槛的人家是怎样的人家?达官显贵还是王孙贵胄?或者是将*元帅?还是?……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这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点劈啪作响,我们就近避雨。事实上我们避雨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铁门槛的半空。这里经过乡贤出资出力,修建的很有特色。铁门槛外,碧水旖旎,倒映树和桥,这是柳沟村的又一处景致。


  柳沟村尾收口的地方,有一座牌坊,牌头上“金龙坊”三个字雄浑苍劲,熠熠生辉。雨后的空气携裹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看哪里都是新的,看哪里都像被刚刚洗过一样,山是新的,树是新的,脚下的硬化村道是新的,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草尖和叶面上,清凉的露珠晶莹剔透,让人心生欢喜。各种花香沁人心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不你看!村庄周围,淡雾缭绕,岫岚显隐,有嬉戏的鸟儿自灰扑扑的天幕飞过,五柳先生的饮酒诗里面的恬淡田园生活就这么入脑入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有人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雨又大了,我们去村委会坐坐,柳沟村杨书记给我们讲柳沟村曾经挖出过青砖古墓,制式规格高,年代悠久。还有一幅清代对联,几经鉴定,距今大约三百多年。无论是青砖古墓还是清代对联,还是铁门槛,亦或是流血的青冈树,无不说明柳沟村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引人入胜的传奇色彩。


  以杨引胜老师尾代表的勤劳奋进的柳沟人,他们利用便捷的通讯设备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融入时代发展快车道,在习近平总书记大*方针引领下,正在通过自身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富强的明天。

END

作者

简介

墨馨,女,汉族,中共*员。热爱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和庸常人生的美好。

诗词

散文

小说

书画

技艺

民俗

唯原创唯精品

真性情真文章

投搞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