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郑大干的工笔花鸟画构图精巧,以少胜多舍其 [复制链接]

1#
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郑大干,号梅峰山人,福建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乃珖艺术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委会委员、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研究员、福州市*协9、10、11届委员会委员、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海内外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福州市*协书画院副院长、福州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中国画坛著名的实力派画家。

我和福建花乌画家郑大干的首次相会,是在年初。当时,我应邀去福州参加福建省第一届花鸟画研讨会和首届花鸟画展,有幸和他见面,并看到他的一些作品。福建省花鸟画总体水平很高,不仅前辈画家陈子奋、郑乃珖等都是当代大家,就是年青一代也是英才济济,各具实力。福建花鸟画家普遍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扑面而来的是蕴藉儒雅、文质彬彬的气息,意境内涵相当深厚,文字书法的修养普遍较好。

郑大干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就令我至今难忘。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方面,下过相当的苦功,在扎实的基础上驾驭着一支彩笔,驰骋在想象与现实中,构筑着自己的殿堂。同时,他在传统的继承和新境界的追求方面,又在力求突破。他并不满足于对前辈的技法与风格的学习,而是极力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在自然中观察、撷取与融会。人们能够在他的画面中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情感气息。即使是画传统的题材,也明显地看到是又经过子画家眼晴的重新认识、印证过。他的画绝无平淡冷漠的意味,而力求超越技法规范的制约,寻求生命蓬勃的力量。

郑乃珖是海内外享盛誉的画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即以大胆的形式探索而令人注目。郑大干工笔花鸟画有很深的功力,与父亲郑乃珖的熏陶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当然,郑大干毕竟是生活在开放的新时代,社会文化环境极大地优于前人。他的画自然地会少了一分郁结的平静,而增加了几分欢快和开朗。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工笔重彩画繁荣兴旺的时期。在老中青几代画家的不懈努力下,工笔画显示了十分广阔的前途与无尽的潜力,工笔画家队伍空前壮大,花鸟、人物、山水都涌现许多成功之作。相信正当盛年的郑大干会以其旺盛的创造精神和动人之作为中国工笔重彩艺术增辉添彩。

(孙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画学会秘书长、编审。)

郑大干的工笔花鸟画,之所以特别令人感到意味深长,首先在于他的画构图精巧,以少胜多。他的工笔花鸟很少采用饱满的构图,常撷取山野中的一个小小角落,或以折枝式描绘花卉,舍其繁杂,取其精华,巧于经营虚实,欹正、疏密、动静,达到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如《红莲沉醉白鹅酣》图,欹正分明而相映成趣,静者含情沉醉与动者引吭高歌融为一体,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田园情趣。《江南清趣图》,繁处不重,密处不窒,宽闲自在,动静互见,一丛马蹄莲于静谧间难掩勃发之生机,山崖上一只绒鸡,蓬蓬松松,欲立又止,直视无碍,不失天真浪漫之态。

他的画线条简洁,纤细中求劲健,萦回中见方圆,无论长、短、粗、细各种线条,笔笔凝重,既充满力度,又不失秀逸;同时,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多端,牡丹的线条是婀娜的,莲叶的线条是舒展的,葡萄的线条是柔润的,竹枝的线条是坚韧挺拔的,梅干上勾斫的重线似金石的雕凿……。

他在作品里,常把工笔与写意结合,这种写意用于画面的衬托位置,力避工笔画呆滞的通病。如树石用粗线浓墨勾写皴染,自具一番苍浑之气;远景中的溪流、浅滩,飞瀑用以浓淡变幻莫测的泼墨,增强了画面的墨趣,传达出高古清雅的气氛。

韩书阁—当代画坛新秀,山水画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何铁生写意荷花作品真是太美了,水与墨的世界自然和谐

张秀萍笔下的羊栩栩如生,体态祥和,整体带有喜悦之感

*建南通过色彩的运用和相互呼应,神秘而随性的笔触,令人着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