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写扁舟三日秋塘路的诗人陈与义借病为由
TUhjnbcbe - 2024/8/11 21:38:00

声明:严禁盗图盗文,已经授权法律。

大明湖额夏荷,盎然生机。

如果单说陈与义这个名字,估计纯中文系的同学不陌生,而许多没有接触过陈与义文字的朋友,可能就有点陌生了。

生在宋朝,却没有苏轼的出名,有点时代之下的背影落寞叹息,但是,喜欢陈与义诗的人大有人在。

陈与义的宋词仅次于苏轼。后人这样客观的评价陈氏的诗词,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很遗憾,他留给后人的词句并不是很多,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有很多,估计当时的社会人文风气适合作诗饮酒的慢生活态度,比如诗尊杜甫等。有人总结南宋初年和末年的诗歌也不一样,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而陈与义属于后期的词人,很遗憾其词存于今者仅十余首,但每一首个性鲜明,朗朗上口,最终作者却著有《简斋集》为终。

如果按照诗的名义,陈与义应该是南北宋之交的非著名诗人,只是不如杜甫、苏轼之后,有点生不逢时的赶超违和感。

大明湖的初冬,今年暖冬吗

其实,在当年的诗尊杜甫,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号为“诗俊”,与“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年1月1日)。

按照当下的写作态度,许多作家式的的专业写手,基本不问津政治,甚至很少有政府官员兼做诗人或者小说家的文人,当代曾经有过大学教授情怀只好的写作,更鲜有当了县长、市长再去写诗、写小说的作家和诗人,这样长此下去,一定会冠以“不务正业”。

南方周末曾经撰文说,诗人都善于幻想。你做诗人,尽可去幻想。怕的是诗人做了市长,有权推广他的幻想,把他的幻想变成行政举措。也是特例而不是笑话,但是历史上遭遇过诗人市长?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诗人一茬一茬地长,几乎每一任都有。

而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放在当下,应该颁发一个爱国奖项。他的诗词只存词19首。陈与义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荣盛,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吴中先贤谱》苏文编绘说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陈与义不是江西人,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与黄庭坚的好用典、矜生硬,迥然有别,不应列入江西诗派。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

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陈与义亦擅词作。《临江仙》中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等名句都为人称诵,胡仔、黄□等人对他也有较高的评价。总的说来,他的词作以清婉秀丽为主要特色。

有喜欢研究陈与义的不妨再查阅一下历史资料。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与义集》即以胡本为底本。胡注过于简略,今人白敦仁有《陈与义集校笺》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此刻,窗外几许冬雨,残荷在明湖奄奄一息,深夜呻吟到窗外是一个省外的女子,只为观赏大明湖而来,怎奈一片残迹萧瑟秋风。引起了一番林黛玉的感伤,其实,残荷的另类是残缺之美。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陈与义请病假去旅游,然后写出来的词:

自琐闼以病的请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甲寅岁为宋高宗绍兴四年()年。

从临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词人不写两岸低垂的绿柳,不写长满田地的庄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尽情描绘,这除了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外,还因为时间是在“立秋后三日”。荷花最富有季节的特征。此刻词人借病辞职,从临安出来,船行水上,只见池塘里荷花盛开眼前景色开阔,心胸为之舒畅,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感。“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季节与时间,用语精炼而又准确。

“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这境界有多美!词人在临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烦嚣,政务的冗忙,人事的倾轧,使他感到厌倦、烦闷。这一次来到在自然中,一腔烦闷,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顿时烟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风雨洗新秋。”“病夫因病”,连用二病字,颇耐吟味。使人一时难以解开,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九云:“绍兴五年六月丁巳,给事中陈与义充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与义与赵鼎论事不合,故引疾求去。”

所论何事,宋史无考。然赵鼎当时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陈与义与他观点不合,可见是出于政见上的分歧。词中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表面上象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委婉,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扁舟三日秋塘路的诗人陈与义借病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