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言,“蜀女多情”,说的是这个巴山蜀水的女孩特别灵气,含情脉脉。其实此言不虚,卓文君、薛涛,这些蜀女确实证明这个地方的女孩是极可爱的。据说,陆游、杜甫这些入蜀的诗人,常常在万里桥驻足赏花,其实还可以看河边捣衣蜀女的仪态万端。
其实这里的女孩不仅漂亮、柔情,更重要的是她们够可爱。而这种可爱,可谓由来已久。在唐代,流传下来一首著名的《巴女谣》,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让川妹子可爱到转圈圈。世人都熟知骑着牛吹短笛的牧童,但却鲜有人知道骑着牛唱山歌的牧女,《巴女谣》中的巴女,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牧女。
《巴女谣》唐代:于鹄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这首诗的作者于鹄生卒年不详,在唐代也只是个不入流的小诗人,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这首诗,诗中的姑娘堪称唐诗中最机灵的姑娘,读完让人打心底喜欢。
诗的大意是:一个巴地小女孩骑在牛背上,口中唱着清脆的竹枝词(民歌)。女孩所到之处,荷叶田田,荷花层层,菱角也长得蓊郁可爱。女孩和周遭的环境,就像一幅水墨画,更像一首歌谣小女孩虽然年纪还很小,但是丝毫不怕老牛把她带的太远。因为她记得家门口的芭蕉高高地盖过了篱笆,只要看到那颗大芭蕉,就知道到家了。
诗的第一句“巴女骑牛唱竹枝”是动作描写。写这个女孩骑在牛背上,其实稍作想象,就会知道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牛之大与女孩之小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家里的老牛是认得小主人的,断然不会把小女孩摔着的。而小女孩呢,也悠然自得,唱起来歌儿。
第二句,是环境描写,点明女孩所处的环境是一个诗一般的所在。这里荷叶与荷花,菱角与莲蓬,相映成趣。而女孩就像一个美丽的使者,唤醒了万物,让万物充满生机。试想如果如此美景,却没有这个女孩出现,那不是太过寂寥,太过凄清了吗?又试想,如果如此佳境,人来人往,不是又太喧嚣了吗?
诗的后两句,以牧女的口吻来写,“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小女孩可不怕认不得回家的路,因为那颗大大的芭蕉树就是我家了。这真是清新自然,可爱之至,殊不知,芭蕉处处有,怎见得就是你家呢?
然而小姑娘的自信,坚定,再次让我们尘封的心获得了彻底的涤荡。是啊,又何必在意那些呢?何不像巴女一样,简单朴素地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家就在那里!说到这里,似乎这首巴女诗,还带有几分哲思在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