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河曲的民间乳名考
TUhjnbcbe - 2024/12/29 20:07:00

起名字代表了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时代文化上的集体潜意识。过去起名字,尤其是建国前后,一般是先起奶名(乳名),等到上学后或发达后再起学名或官名,但一般人的学名或官名在当地使用率极低。过去民间起名字不看四柱,不讲五行,不查笔画,不翻字典,没有冷僻字,一听就明白,而且名字都有寓意,还有一定的信息量。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有的名字迷信色彩很浓,有的名字丑陋不堪,有的名字俗不可耐,但在当时这些名字都寄托了家长殷殷的期盼和浓浓的爱意,都能让大众接受,而且还不断被模仿。

过去农村的大多数人没有官名,只有奶名(乳名)或小名。我查阅《单寨村志》,发现家谱里赫然写着“烂夜壶”的名字,这应该不是外号,应该是他的父母亲故意起贱名让阎罗忽视儿子的存在,同时期盼儿子默默的茁壮成长。文中的所有名字没有一个是我凭空杜撰的,都是我自己和朋友熟知的名字,还有的是从河曲村志族谱中查到的。至于这些名字的寓意,是我请教了河曲很多文化方家和在农村长大的老者,经过反复比照,我分了二十多个类型,也分析了各类型起名字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特定心理和寓意。

民间起名字,能够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群体和特定环境的特有的文化现象及特殊的心理状态。时过境迁,那种起名字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但那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不能丢失。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挖掘整理这些起名字的现象和寓意,再过一个世纪,我们的后代看到村志家谱里祖先的名字是“烂夜壶”“讨吃子”会感到莫名的迷茫、无奈甚至羞赧。

我从来没有见过探讨民间起名字的文章或书籍,只是感到这个工作值得去做,就有了写作动机,并积极主动去采访、记录和整理。

河曲民间起乳名的方法举不胜举,我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辛的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我仅仅利用放暑假的时间从北京回到河曲,采访、汇总出一部分自认为有点参考价值的民间起乳名的方法,还有大量的实实在在存在的民间起乳名的现象,敬请广大读者留言,帮助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在此敬礼致谢。文中肯定有疏漏和错误,盼望批评指正。

孩子出生时如果脸朝下、背朝上,常常会起名叫“锄刨子”或“锄钩子”,意思是用锄刨一下或用锄钩一下,好让孩子翻过身来,这样的名字村里面还真不少。包含的信息是知道孩子出生时的体位和期盼“翻身”的愿望。如果生产顺利,也有叫顺生的。

孩子如果出生在对家人不利的时辰,有人提醒或自己害怕会对大人有妨犯,往往会在适当的时机,抱上孩子碰一下院子里或院子外的树,或围绕树木走几圈,希望如果有妨犯,只妨犯树木不妨犯家人,宁可树死也要人活,并起名叫“妨树”、“围树”或“碰树”,如果碰过或绕过的树是柳树,就起名妨柳或妨柳树,如果碰过或绕过的树是桃树,就起名叫妨桃或妨桃树,还有的叫妨榆树、妨果树、妨外子、妨果、妨槐、板树。但孩子上学后或成年后,大都把“妨”字改成了“方”字。

如果特别想生儿子,偏偏生下了女儿,或连续生女儿,常常会给女儿起改、换、翻、招、拉、引、挡、拦、调、来等名字,希望下一胎生个男孩。常见的名字有:拦弟(兰弟)、引弟、招弟、拉弟、拦怀(兰怀)、挡拦(当兰)、换叶、换枝、改叶、改枝、改拦、改换、改转、改怀、换过、调转、掉过、翻转、翻跃。还有的生了几个儿子都夭折了,好不容易又生下了儿子也有起名叫引弟的,希望再能生个儿子。

爷爷有了孙子特别开心,有时会把爷爷的年龄作为孙子的名字,以表示纪念,如:六十九、七十一、八十二。人们可以通过爷爷的年龄判断出孙子的年龄,也可以通过孙子的岁数推断出爷爷的岁数。

生下儿子后,怕阎王惦记,往往会起个畜生名字,如:马驹子、狗儿子、继骡子、拴骡、骡驹子、混骡、成驴、拴马子、毛牛、混狗子、狗小子、猪儿子、四蛤蟆。

孩子生下后缺奶,正好家里有母羊,用羊奶喂养孩子,有时会起名叫羊奶大。如果家里有母牛,用牛奶喂养,就会叫牛奶大。名字透露的信息是母亲缺奶但没有雇奶,吃的是动物奶。

生下孩子后特别开心,或老年得子,常常会起一些特别亲切的名字。有时也会根据孩子的某些相貌持征,起个感觉十分亲切的名字,如:白白、胖胖、旦旦、圆圆、扁扁(ban)、扁(ban)后生、扁油坛、扁嘴、毛仁、毛旦、黑眼子、花眼子、二白人、三扁(ban)汉、x命、命命、命小子、老命、命旦、绵旦、毛毛、毛旦、毛仁、黄毛、奔颅、奔颅头、毛猴子、大后生。

大儿子如果是个背锅子,生下二儿子后担心也会是背锅子,往往会起个“担儿子”的名字。扁担因为单薄或木质不好会压弯或压断,人们就在扁担的中间捆绑一个长木板,这个木板就叫担儿子。有了担儿子,扁担就会挺直,不会轻易被压弯或压断。“担儿子”的名字所含的信息有二:一是他有哥哥,二是哥哥是驼背。

如果是几代单传,或儿子多夭折多灾病,担心新生的儿子也会被阎王、二鬼引走,就在碾子上拴个用素糕捏的小人人,愿望是让沉重的很难搬走的石碾子拴住来之不易的宝贝儿子,不让二鬼带走,同时给孩子起个名字叫“碾拴”。还有的叫“密(觅)柱”,密(觅)字其实是上面一个“入”字,下面一个“土”字,读mi四声,是个会意字,进入土中的意思,现在字库里找不到这个字,只好用“密”或“觅”代替,“密(觅)住”的意思是用绳子一头把孩子拴住,另一头绑在火箸上,然后深深的插入土中,不让鬼神引走。实际操作的仪式是,用一根红线一头栓住孩子,另一头拴在灶马爷爷前的灯竖子上,于是就起乳名叫觅住、拴拴、拴住、拴仁、留住、外留柱(让外姓留柱之意)密定、密密、外姓(信)、碾拽(让碾子拽住)、搬不动。

民间有个说法,十二岁前自身的魂魄处于游离状态,极不稳定,很容易看见鬼怪,出现惊厥,或大病,为了稳住孩子的魂魄,常常会依据算命先生或老者的建议,起个收住魂魄的名字,如:筛扣,锅扣。意思是用家里的铁锅或筛子把魂扣住,不让魂乱跑。孩子如出现高烧、惊厥,母亲以为是孩子的魂跑了,常常会手里提着孩子穿的布衫子,在院子里转圈圈,高声喊“××回来”,父亲就在家里应和道:“回来了”,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担心生下的儿子还会夭折,就故意用贬义名字或女孩名字迷惑二鬼、阎王,希望用了“贱”名后,阎王、勾魂鬼因轻蔑而不再掂记自己的孩子,常用的名字有:×臭、臭旦、丑仁、丑头、丑邦、蛋圪蹙、烂夜壶、恶狗、狗儿子、讨吃子、狗看、丑汉、疤耀、三女子。

为了让子女繁盛,常常在名字中加个表示速度快、数量多、面积大的“混”字,如:混林、混柱、混旦、混仁、混开、混生、混小、混娥、混枝、混仓、混长大。

生下儿子后,拍被鬼怪引走,希望用凶猛或巨型动物来震摄鬼神,祈求存活,有时也是本人的属相,常见的名字有:龙龙、金龙、玉龙、老虎儿、金虎、狮子、金狮、牛牛、金牛、黄牛、来牛、喜豹、欢豹、伴狮子、混狮子、混鱼子。

为了增加儿子存活的几率,有不少家庭给孩子起名时用自家的姓再加上另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子女多的家庭的姓,再加一个“锁”字或“根”字、“保”字,如:×张锁、×董根、×王保、×李保大、×海保大、×先保大、×来锁住、×苗锁、×根锁、×根保。

抱养的孩子再雇奶出去,或者自己生养的孩子雇奶出去,奶妈一般叫孩子“奶小子”,也有的起名叫乃(奶)大、乃子、乃人、乃兰、乃枝、×乃、乃虎(虎为属相)、乃蛇(蛇为属相)。

为了好生存,不怕磕碰,有时会起个有坚强、结实、健壮寓意的名字,如:石头、锥臼、铁蛋、金柱、铁柱、铜柱、银柱。

有时以出生时的干子年或属相或时辰或闰月年起名:辛卯、辛巳、丙寅、己卯子、酉生(酉时生)、闰生(闰月年生)、闰羊(属羊又是闰月年)、闰牛、虎生、占蛇、寅鼠、白兔。好处是一听名字有时就能知道对方的年龄,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对方比自己的父亲大还是小,是叫大爷还是叔叔。也可以判断对方比自己大还是小,能不能叫哥哥。

有的大村社人丁兴旺,大家族起名一般按祖先定下的名字顺序再加一个字就行了,这样不管你到了哪里,只要遇到本家族的人,一听姓名就知道辈分,便于称呼。比如金鹿固村,有的按“广、大、焕、喜、明”顺序起名,如果是“喜”字辈,我就叫舅舅,如果是“明”字辈,我就叫哥哥,名字里面就含着家谱。

农村起名多用吉祥字,企盼好运:福寿、多福、福禄子、广禄、运良、福良、双喜、玉庆、玉贵、富升、富贵、贵裕、贵成、翻身、福厚、觅福、金山、金海。

农民把企盼有水有田有钱有粮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良田、水田、水良田、水泉、井泉、旺泉、玉泉、裕田、雨田、存田、有田、来水、来田、来银、银田、青田、混田、进财、混财、招财、有粮(良)、含粮、含油、有仓、宝仓。

有的人家儿女多,会按数字排行,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几小子,如:二仁、三仁、二小子、三小子、二子、三子、二国、三国、二老命、三老命、二猴子、三猴子、二毛根、三毛根、二扁(ban)头、三扁头、二毛、三毛、二计、三计。这和三胞胎分别叫振兴、振中、振华一样,一听名字就知道排行老几。

农村的院内外树木很多,起名字常常用树木的名字,或者用树根、树枝、树叶起名。如:槐树、榆树、果树、槐生、树生、根生。有的女孩子叫荷花、牡丹、果枝、果兰、梨花、杏枝、桂枝、果子叶、槐叶子、竹叶子、青叶子、桃叶子、根叶子、松叶子。

河曲紧临内蒙古,受蒙古文化的影响很深,在走西口时代,有的人起名字甚至用蒙古人的惯用名字,像“达楞太”和“杭盖”等名字在河曲还数量不少。“杭盖”可能是一种地貌或地名,河曲民歌有“上杭盖掏根子自打墓坑”的句子。“达楞太”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还有的村同时代起名习惯用某个字,也可能是家族用字。如梁家碛多用“发”字,吴峪多用“生”字,河湾多用“欢”字。

作者简介

张国光,河曲县城关人。河曲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职称,河曲中学校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现退休。任山西省长城摄影协会河曲分会主席,忻州市长城学会理事,忻州市长城学会河曲分会副会长。

来源:文史艺苑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曲的民间乳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