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齐白石国画荷花作品精选出污泥而不染
TUhjnbcbe - 2025/1/6 21:26:00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39.net/pf/a_10467294.html

中国画家爱画荷花,远的有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和恽寿平,近代的中国画大师吴昌硕、张大千、潘天寿、刘海粟、李苦禅、石鲁等,都是画荷妙手。而齐白石也比较喜爱荷花的题材,他一生画了不少荷花。在年的一本册页《荷花》中他特别题句:“出污泥而不染,余与张五皆足与此花流匹也。齐大并记。”可知,荷花孤傲不染的花品与齐白石的心性非常契合,这也是齐白石屡屡画荷花的一大原因。

《荷花鸳鸯图》

《荷花鸳鸯图》是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后的巨幅作品。画面以荷花、鸳鸯为题材、以红描花、以墨点叶。浓艳的红色花团、变化中的墨色荷叶和水中一对相依相伴的鸳鸯遥相呼应。

《鱼戏莲塘》年作

白石老人生性乐观,他的画也与生俱来带着一种喜悦的神情。白石老人作画笔墨尚简,大象希形,无多余赘笔,在寥寥勾勒中传达出许多余绪。他画的荷花造型洗练,分披的荷叶,欹斜的荷杆,嫣红的荷瓣,饱满的莲房,构图充满张力,完全体现了他本人的精神状态。

《荷花图》

题识:予画此幅布置太密,客欲多题字无下笔地位矣,白石。钤印:木人

齐白石对画荷颇有研究。他曾写道:“客论画荷花法,枝干欲直欲挺,花瓣欲紧欲密。余答曰:‘此语譬之诗家属对,红必对绿,花必对草,工则工矣,未免小家习气。’”这是说,画荷不要拘于窠臼、不要流于习气。他又写道:“懊道人画荷花,过于草率;八大山人亦画此,过于太真。余能得其中否,自尚未信。世有知者,当不以余言为自夸。识者自当窃笑也。”他评价八大山人和李鳝画荷或失于“执”,或失于“率”,而自谓兼得两家所长。

齐白石画荷在吸取八大山人以及吴昌硕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红花墨叶”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黑乎乎的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传达了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生机盎然,极具烂漫情趣。

《荷花》

《荷花》钤印:齐大款识:白石。

在传统画家中,许多人画残荷表达出的是落败、颓废、悲伤的情绪,而白石老人笔下的残荷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秋高气爽硕果丰盈。他是借秋荷表达对收获季节的乐观享受和对人生的颂扬。“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残荷》

秋天的荷塘毕竟不同于夏天那般繁盛丰盈,到了秋天给人更多的是“线”的感觉,荷叶已瘦,莲蓬又老,徒增了几许“红衣落尽渚莲愁”的慨叹,除了细长的荷茎,残破的荷叶,花叶以淡赭铺染,荷茎一笔到位,挺健有力几至通贯全幅;莲蓬造型简练。画上没有写明作画的岁次年份,从风格看来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以后的作品。所谓变法,用现代语言,叫做形式探索,目的是寻求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不同凡响而更加贴切地表现特定形象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中国画论倡导“匠心独运”,“胆敢独造”,大抵也是为了这个目的。白石老人怎样在花卉画创作中实行变法,从这幅很有代表性的残荷上可窥见蹊径之一端。

齐白石画的荷花也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晚年的荷花墨色淋漓,色彩艳丽,穿插繁密,笔势豪放,将荷花的写意描绘推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齐白石一生爱画荷花,因为荷花最适合写意,因为荷花最符合他的心性。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交流。如果您喜欢该图文,敬请点赞、分享或收藏。如果您与我们志同道合,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白石国画荷花作品精选出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