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二虎
摄影/曹先洲
清浅线河迎暖风,莲花簇锦照人红。
山人一曲薰弦罢,万俗尽消解愠中。
行走在咸州古城——今辽宁省开原市老城区时,恰是蕙风吹拂的九月,澄明的天空宁静。
开原市历史学会会长王义老师开车,开原市历史名家刘兴晔老师陪同,前往古城旧八景之一的“线河烟柳”旧址。
据咸丰七年《开原县志》记载:“城(老城)东北隅,真武庙前,有水一渠,虽旱不涸,涓涓细流,宛若金线,两堤绿柳一色,烟笼景物怡人,故曰线河烟柳。旧志名金线河湾。”
据说这金线河发源于开原老城东北隅城东乡姜家村北大沟一山泉,由东向西流经真武庙前汇为一池。每逢夏日碧水红莲在绿柳烟波的烘托下仿若仙境,水中鱼戏、莲开映日;又据说这莲花绿叶如盖,叶面的边缘天然长有金线,堪称莲之神品。
有诗赞曰:
古刹河湾起瑞烟,纹成金泉柳条牵。
莺梭织去丝千缕,燕剪裁来水一川。
绿绕桥头常漠漠,青索波面自涓涓。
风吹绉谷随流曲,黛染春溪雨后天。
眼前的景致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小时候,低矮破旧的老民居,斑驳着岁月的沧桑,那条线河,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那年由宋师荣、徐勤英夫妻捐资重建的“线河虹桥”,用干涸的眼神打量着由此经过的人们。
我本打算看看那一线清源,我本打算看看那一泓的莲花,然而,那绕堤垂柳哪里去了?那曾经的水气云烟哪里去了?我却迷失在史料中,而看到的是零星的臭水,黯然神伤着记痕。
清流潋滟的线河,两岸垂柳依依,袅袅婷婷,柔腰轻盈,河中莲藕香远,三千平方米的水面,而今存在老照片里,泛黄着记忆。
回望小桥渐行渐远渐模糊,化为无以名状的思绪,如云岚缭绕在心头。
精神的落差,让人无语,令人欣慰的是,开原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历史遗存是最无价的财富,正奔走在保护与提升的路上。
今年的线河经过初步清理,那条曾经干涸的线河有了水,那埋在土壤里的莲子又逢时生出莲叶,开出少量的荷花。
梦回古城,梦回线河,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明年,那生命力强盛的荷花开满了线河,化为怡人的风景:柳依旧,荷逢生,烟波让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