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值此青绿盛夏粮食蔬果飘香
TUhjnbcbe - 2025/6/28 19:20:00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今年夏收,从化区生态优质丝苗米产业园预计每亩可产超斤湿稻。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从化区鳌头镇楼星村火龙果园种植基地内,农户查看火龙果品质。

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夏收时节,大自然端起调色盘,在广州从化挥毫炫彩。

白云蓝天下,青山碧水间——太平镇流溪河畔,无核的红荔代表荔枝家族压轴登场;城郊街富硒稻田,风吹稻穗浪千重;鳌头镇火龙果园,紫色如球的果实堪为上市佳品;吕田镇有机农田,绿色蔬菜批量出山供应大湾区市场……目之所及,欣欣向荣。

今年以来,从化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抗疫情、促弱苗、抢农时,奋力打下夏粮丰收这场硬仗。年,从化区春种粮食面积9.95万亩,同比增长1.8%,其中早稻、大豆面积,同比增长1.1%、13.3%;上半年蔬菜产量13.56万吨、水果5.38万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粮食果蔬斑斓多彩,以绿色为底色的广州从化越发生机盎然。青绿之外,颜色光谱逐渐丰富,更折射出当下从化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

实习生罗静宜

通讯员从化融媒体中心

花果映日别样红

轰轰烈烈的“荔枝大戏”即将收官。

7月下旬,江埔街荔博园红果挂枝时,一队来自清华大学的学子驻扎从化开展调研。其主要课题包括荔枝品牌化调研、乡村居民健康和人居环境调研、规划设计镇域产业等等。

村里来了年轻人,如今已是从化一道亮丽的风景。岭南从化,既是青年学子研究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观测点,也是“最强大脑”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的实验地。

今年荔枝成熟季,从化区与多所高校合作发力,逐渐打造一支高素质、懂技术、会运营的学生、农民电商团队,通过运用直播电商的形式,帮助当地打造产业链、搭建品牌。

随着红荔上市,从化区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罗洞桂味线”“井岗红糯线”“特色品荔线”等线路。广大游客可以边摘果,边赏景,边品农家菜,获得多种旅游体验。

“过去,荔枝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如今,农旅融合能够让种植户更好地将农产品向消费者展示,也让消费者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建立更良好的供销关系。”种植户代表、广州市百油农业有限公司经理刘勇说。

在从化,满足现代人“守拙归园田”野趣梦想的,还有清爽荷塘。

近日,从化区铺锦村红粉色荷花次第绽放、随风摇曳、亭亭玉立。荷塘里隐约有个身影在晃动,那是荷塘的主人、铺锦村村民安叔。他正顶着烈日采摘莲子。

“我们从6月中旬起就陆续开始采摘莲子,到7月下旬一天大约可摘近百斤。”安叔刚摘了一大袋莲蓬划水向塘畔走来,“今年新增了十多亩地,一共种了20多亩荷花,其中这一片是连片种植的,有10亩左右。”

安叔从去年开始种植荷花,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第一年种植就很成功。荷花盛开时很漂亮,吸引游客来观赏,现在又可以采摘莲子,接下来还可以挖莲藕。于是,尝到甜头的安叔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铺锦村建村历史悠久,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广府特色的传统民居群和铺锦炮楼等古建筑。铺锦村党支部书记李洁锋表示,该村结合自身特色,打造“莲”产业,带动乡村游。目前全村种植荷花30多亩,并带动附近村民种植。

“荷花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采摘莲子和收获莲藕。”李洁锋说,勤劳的采莲人做足“莲”文章,让“花中君子”助力村民实现收益最大化。

千色“红”最艳。从枝头荔果欲燃,到水中荷花映日,青山绿水间的亮丽红色,牵引着文旅资源,不断满足从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农业与文旅的跨界携手,日子红火、民生幸福的画卷,愈加成色鲜明。

稻谷尽带黄金甲

收割机前进,拨禾轮飞转,黄澄澄稻粒倾泻而出。

几乎一周之内,从化便经历了“早稻开镰”向“晚稻插秧”的转变。“今年多雨,但早稻产量依旧比去年增产10%。”站在田埂,从化区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谭增伟眺望无垠稻田。他表示,并不过于担心今年的收成。

尽管因今年降水集中在水稻拔节期,不少地方出现早稻减产,但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退水后及时做好消毒追肥,早稻产量未受过多影响。科技赋能下,从化区生态优质丝苗米产业园产量依旧只增不减,预计每亩可产超斤湿稻。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超过万人的超大城市广州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从化通过严格管控强化耕地保护、强化补贴落实惠农政策、全面整治推动撂荒复耕、大力推进高标农田建设等八大举措,全力助力全市“米袋子”稳供应。

在广州市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厂房内,米香扑鼻、凉气袭人、齿轮飞转。“历经检测、接收、烘干、加工、仓储、包装等环节,稻谷全程不沾地。”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冯永新介绍,“得益于无人智能化控制,我们基地的加工产能达每天吨。”

工业加工是第一产业水稻种植的下游延伸。产业链延展,既是确保颗粒归仓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同理,作为农业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种子,才能打造品牌。”冯永新说,“今年,我们在稻谷加工之外,开始布局种业,着力推出香气更为浓郁、穗粒数更多的稻本香1号、2号,从香优1号等种子。”

稻谷经过中间程序变为大米,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稻壳、米糠、碎米等“边角料”。“它们剥落于稻谷的金黄外壳,同样可以‘变废为宝’。”冯永新谈到。未来,他们企业计划在饮品制作等精深加工方面,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例如收集碎米制作香米露、香米酒等。

稳粮保供,夏播夏管不断线。延长链条,优质优价促增效。

保障粮食安全的背后,是从化区的深厚农业底蕴以及不断积累的开发信心。不仅要把目光投向上游的种业研发,还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值此青绿盛夏粮食蔬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