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读书的心得,畅谈读书的体会,更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好书如画,阅读如歌。年5月24日例会前15分钟,荷浦中学进行了复课以来第一次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本次阅读分享活动主题为:阅读分享,让你我成长。分享阅读书籍为《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本次读书分享由刘根如、肖嘉婷、吴凡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
1.刘根如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一书中戴曙光老师写的《教育,从“心”改变》:
戴老师的文章,用词朴素,条理性佳。其间不少地方让我茅塞顿开。所谓从"心"改变,首先得明白学生是有想法的。
戴老师从竖式和除法式说开,虽然有同学不赞同,但为什么不能用除法式,学生其实并不清楚。接下来的这段话让我反思自己:在刚接触除法竖式时,像"二愣头"一样列竖式计算的学生不少,老师的想法是: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那样做呢?于是批改作业时给了大大的叉。学生与老师几次较量之后,虽然心里不服气,最后也只好屈服于教材和老师。
由此,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听课,我们在责备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课没意思,学生才这样呢?
这样的问题,我在课堂上也遇到了,当然我明白,是自己的问题,我并不想责备我的学生,是我的错,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感到无助,只能停下上课的进程,或者大声震慑。
但是,要如何让学生觉得有意思。那恐怕还是有很多学问要做的。
2.肖嘉婷老师带来的是邱学华老师《追求理想的教学法》:
最近我看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这本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有奋战过在教育第一线的,有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特级教师编写。文章大量的事迹反映了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为这些老师们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智慧而折服,从他们朴实的叙述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点,我试图从他们成熟点教学经验中找到为我所用的教学方法。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邱学华老师所写“追求理想的教学法”。邱老师从16岁开始当小学代课教师算起,到现在已经从教60多年了。最重要的事情是进行了尝试教学研究,追寻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从他的苦难童年开始讲起,然后走上讲台,20岁就当上了中心小学校长,可是他决定报考大学,研究小学教育在从日本访问回国之后,他加快了“先练后讲”新教学法实验的步伐。为这教学法取名为“尝试教学法”。学生先练是带有尝试性,可以做对,可以做错,在这基础上在针对性的讲解。这里所指的尝试是有指导的尝试,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近50多年来,邱老师着眼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寻找理想的教学方法,通过教育实验,又通过长时间的推广应用得到验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后来又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我复习,相互讨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由吴凡老师带来《孩子,你慢慢来》一书的阅读分享: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本书,也喜欢这句话。作者龙应台的文笔是那样的细腻,全书蕴含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爱的气息,读着读着,一股暖流慢慢飘进了我的心房。
这本书让我们慢慢来,让我们耐着性子学会等待,我也不断地反思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有时会很生气,有时也会对学生大声训斥。特别是在上数学课时,每个学生接受新知识和反应能力不一样,有时候我也会在课堂上对学不会的学生发火,然而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更加让这些学不会的学生失去自信,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读《孩子,你慢慢来》,我明白了教育不是赛跑,教育学生应该慢慢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多给学生一点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应慢慢等待和用心欣赏孩子的成长。长长的路,慢慢地走,长长的路,健康地走!
编辑:刘彩辉
审核:刘彩辉
签发:聂健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