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如何建?
建校以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在专业教育中发挥课程思*育人功能,实施TOPCARES和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将思*教育系统化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开展融入式、互动式、一体化思*育人新模式。学校在思*方面的创新做法曾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建和思*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治工作会议上,我校作为民办高校代表作典型发言,《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今年,在全市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我校*委副书记、副校长任昊教授受邀参会,并以《建设融入式课程思*发挥课程思*教育功能》为主题,分享了我校思*育人新模式的经验与思考。任昊在讲话中指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打破传统组织机构模式,将专业教研室和学工办公室(辅导室)合并,构建融合式教育管理团队,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合并,成立专业*支部,使专业教师与素质教师相融合,教师*员与学生*员相融合,充分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在方法内容上融合互动,学校依托自身特色的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思*教育映射到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中,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设计、同实施、同考核;在育人平台上发挥学科优势,开发思*网站、思*APP、微*课、微视频等数字化思*教育新载体,增强思*教育的吸引力、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队伍建设上突出师德师风,将其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
本学期初,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思想*治工作,提升思想*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我校根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课程思*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推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思*建设工作的通知》,将“课程门门有思*,教师人人讲育人”作为建设目标提出了建设计划。如何进一步推进课程思*建设?如何提升课程思*建设实效?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教育元素?一起来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宋晓莹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课程共8个章节,经课程组4位老师研讨,在授课过程中的7个知识点加入思*元素,包括:增强民族自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行业成就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目前,在前两章的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操作系统发展历程,特别是我国有享誉海外的天河千万亿次巨型计算机、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研制成功等,增强了学生的心怀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精神、志在高峰的求实创新精神和奋勇拼博的担当奉献精神。
计算机学院
网络工程系
王红
课程名称:《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系成立课程思*建设工作小组,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小组召开了课程思*建设推进会。以课程为单位,明确课程思*的教学设计、课程思*建设计划,各课程组老师进行了小组讨论和案例分享。以《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为例:这是本专业新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门课,尽管只有16学时,但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增进专业认同感,明确大学规划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中引入思*案例,如通过专业获得荣誉、介绍及参观集团数据中心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如通过荷花定律与金蝉定律引导学生学习中耐住寂寞、厚积薄发;以年华为专利申请量在企业中位居全球第一为例,在厚植爱国情怀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对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等等。从实施效果来看,同学们加深了专业了解并初步建立起专业认同感,掌握了一些专业学习技巧。部分同学有了明晰的就业目标和大学规划。
计算机学院
物联网工程系
叶剑锋
课程名称:《物联网通信技术》
课程加入思*元素,提升了课程的内在价值,教师从专业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相统一。我认为做好课程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