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残荷随想
TUhjnbcbe - 2021/2/13 9:45:00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摄影界流传着“四大俗”的说法,其中一俗就是拍摄荷花。荷花本来并不俗,自从北宋周敦颐写了一篇《爱莲说》,此后就没有人唱反调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这两句评价,谁还能置喙?

古诗词中写荷花的很多,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江西诗派的领*人物杨万里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写到“映日荷花别样红”,对荷花情有独钟。李白说“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柳永说“荷花开后西湖好”;宋朝除了女词人李清照,还有一位魏夫人,她流传在世的只有14首词,绝大多数都是愁眉苦脸的,唯独一首写荷花的词却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写得眉开眼笑:“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减字木兰花》)。

但是,几场秋雨之后,荷花便渐渐凋零,人们谓之“残荷”。所以古代有些人往往为之感慨,哀叹荷花的美丽不再,甚至与人的生命相联系。

《随园诗话》记载了两个与荷花诗有关的轶事。

清朝时期历任翰林院编修、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的尹继善病重时,有人以《秋雨残荷图》求他题字。尹继善题云:“秋雨满池塘,残荷委流水。可怜君子花,衰来亦如此!”题毕,嘘唏再三,未五日而卒。

清朝一位诗人叫王孔翔,其夫人孔氏美丽端庄,风度优雅,性格文静,工于诗词,有一年六月,忽咏《残荷》诗一首:“丰姿昨夜尚堪夸,开落无端恨转加。早识今番摧太急,不如前日不开花。”她丈夫王孔翔看后非常惊讶,认为是不祥之兆。七月间,这位才女因难产而亡。“古人所云‘诗谶’(就是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其信然耶(这难道是真的)?”

不过,也并不是谁见了残荷都悲观。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一首有关残荷的诗就非常具有正能量: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最后一句是后人经常引用的名句,也是全诗的亮点。

从绿荷葱郁,到残荷败叶,观赏者因心境不一样,感触也有不同。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必为此判断人的认知上的优劣。

今天冬至日,我姐姐入土为安,丧事画上了句号,但苟活者生活还将继续。下午,阳光明媚,到信江对岸的辛弃疾文化园走走,散散心。经过两处荷塘,那是我夏天的时候经常光顾的地方,眼下看不到一丝的绿色,折断的莲柄,干枯的荷叶,有的倒在水中,有的依然在朔风中挺立。这是生命的轮回,冬至之后,日照时间将会一天比一天更长,尽管还有三九严寒,但是自然界正在向春天靠近,来年,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不是有点俗?

第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残荷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