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张小纲通过ldquo荷rdquo
TUhjnbcbe - 2021/2/13 9:48:00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487.html

美国《国际艺术家》杂志年

10-11月期(总第期封面)

.10-11月期(总第期)

中国水彩画家张小纲的水彩作品荣登美国国际著名艺术杂志《国际艺术家》年10-11月期(总第期)以《象征意象派》为题10个页码刊发其作品并大幅介绍其艺术追求与创作技法。《国际艺术家》杂志(InternationalArtist),美国国际著名的英文大型综合性美术杂志,已创刊30余年。《国际艺术家》杂志与其系列姊妹杂志《美国艺术收藏家》、《美国美术》、《美国本土艺术》、《西方艺术收藏家》等同时面向全球出版发行。主要面向北美,澳洲及英语国家发行。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个页码,大16开本,单期发行约10万本。

样刊:

张小纲:通过“荷”水彩画分享与世界的联系

P92-93

P94-95

P96-97

P98-99

P-

水彩---我与世界联系的媒介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能够坚持画水彩四十余年,至今初心不改,答曰:因为水彩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载体,更是我认知世界并与之联系的媒介。

《荷.华》X70cm纸本、水彩、丙烯

夏日傍晚的荷塘,在夕阳的映衬下,红花摇曳、绿叶成波,煞是好看。此刻的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并驱使我为之谱上一曲华彩乐章。为了营造画面强烈的视觉效果,先用丙烯色在局部做了两遍底色,包括用干笔擦出一些肌理,以增强画面的明暗层次。而采用红色调主宰画面,完全是主观意念的呈现,是对前期灵感的一次升华。

对“荷”的理解

十年前,我开始用水彩这种西洋的媒材来专注于表现东方的经典题材——荷花,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当时在朋友看来的确有些冒险,因为很难想象能够走出一条什么路来。

在中国人的眼里,荷花是一种清雅之花、圣洁之花。北宋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便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旷世名句。百千年来,荷花被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寓意和人格内涵,因此不仅受到众人喜爱,也拥有一层明确的中国文化身份。我希望通过“荷花”此物,探索西方技术与东方意境结合下诗意又不失真实的艺术语言。

从形式美感的角度来分析,荷花是“点”,荷杆是“线”,而荷叶则是“面”,亭亭玉立的它清晰地呈现着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具有区别于其他花卉的鲜明特征,这无疑都成为我执着于表现荷花的充分理由。

《荷.媛系列之七》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这幅暖色调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蓬勃朝气。由于大面积的荷叶处在画面左边,画面重心难免有左倾之嫌,而将荷花画成向右展开,则使画面实现了新的平衡。“线”通常在画面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是画面重要的构成要素,我试图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这些线,以期传达出一种特有的韵律和节奏。

造荷美学

近十年中,我重复地表现荷花这同一题材,令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我并没有为此感到很枯燥和乏味,反而得以更加专心,更加投入,并且始终在尝试去突破自己,创造出新的观点、创造出新的手法和新的效果,反而使得这种创作状态具有一种研究的味道。

中国绘画美学理论以及画理、画论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将这些精髓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中,成为我工作重点之一。水墨画与水彩画同样以“水”为媒介,但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诉求,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显然不能将水彩画当水墨画来创作,更不能简单的用水墨画的工具来创作水彩画。真正意义的借鉴和实质性的融合,则是我工作的难点。

“气韵生动”、“神形兼备”、“虚实相生”、“随类赋彩”等等中国绘画美学理论对我的水彩画创作影响很大。

我的绘画用品

画纸:阿诗,22x30英寸(56x76厘米),一百四十磅()中粗纹水彩纸

斯柯勒,28x39英寸(70x厘米)一百四十磅(克)粗纹水彩纸

颜料:美利蓝蜂鸟艺术家水彩颜料:permanentyellowlemon?permanentyellowdeep?sandalred?primaryred?permanentreddeep?roselake?magenta?permanentvioletblueish?ultramarinedeep?primaryblue?cobaltbluedeep?ultramarinelight?ceruleanblue?cyan?turquoisegreen?cupicgreendeep?rawsienna?burntumber?verzinoviolet?cupricgreenlight?greenearth?viridian?olivegreen?

贝碧欧工作室丙烯颜料:LightAzoYellow?YellowOchre?DarkCadYellowHue?PrimaryMagenta?TransparentVermilion?VeniceRed?BurntSienna?BurntUmber?CadmiumGreenHue?PhthalocyanineGreen?DarkUltramarineBlue?PhthalocyanineBlue?CeruleanBlue?PrusslanBlueHue?TitaniumWhite?MarsBlack?

画笔:SkyistsSERES画笔:1.5”平头笔?2”平头笔?3”平头笔?。TransonArtBrushCo画笔:6号平头笔?10号平头笔?16号圆头笔?4号圆头笔?九管排笔?3.5”羊毫笔?3”狼毫笔?1.5”狼毫笔?叶筋笔?

其他用品:?颜料盒?调色盘?喷水壶?彩色铅笔?毛巾?吸水纸?湿纸巾?玻璃板?肌理媒介?

范画创作说明:我的创作灵感与技法

《荷.滋》X70cm纸本、水彩、丙烯

一日之计在于晨。荷花在早晨的时刻是最美的,有的在伸展,有的还似醒非醒,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向上、向善。清新的蓝绿色调寓示着这种勃勃生机,而大面积的渲染则是表现滋露万物的冉冉之气。作品的几处重要部分,采用水彩颜色混合少量丙烯颜色,再略加分离媒介的方法来着色,使干后的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肌理,增加了画面的表现力。

《荷.媛系列之八》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虽小,但它所涵盖的一切与一个世界所涵盖的一切是没有区别的。一片叶也很小,却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所以,一朵花、一片叶、一只蜻蜓都值得我去认真描绘。荷叶的造型以及边缘的处理是该作品的亮点和难点。在背景颜色将干未干之际,画上荷叶的颜色,用色要浓、水分要足,才会出现这种奇妙的效果。

《荷.韵系列之一》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李方膺的《梅花》诗中有“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金句,一语道出了绘画中取舍的奥秘,引申出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简洁是美的美学原理。此作品的创作正是在省略了太多繁杂细节的前提下,才能集中精力去表现画面整体气氛和韵味。

《荷.韵系列之二》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长期的创作实践使我养成了一种作画习惯,就是作画前的长时间酝酿,当构思、构图、着色程序以及表现技法都一一考虑得相对周到后才开始动手作画。“胸有成竹”说的就是作画之先,不但要求对所画对象要了如指掌,对画面完成的效果也要作预设。当然,对于水彩画这类技术要求极高的画种而言,作画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因此,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则成为作品成功的关键。

《荷.馨系列之六》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近取其质,远取其势”是中国画论中的重要观点,揭示的是一种空间处理方法和视觉表现规律。在这张作品的创作中,我先用水彩混合丙烯颜色并用干的笔触来表现荷叶的肌理与质感,再用透明的暖绿色罩染主体部分,形成前景的两个层次。最后用大羊毫笔来渲染背景的整体气氛,以营造画面大的动势。

《荷.馨系列之九》56X76cm纸本、水彩、丙烯

章法与笔法是这幅作品探索的重点。所谓章法讲的是作品的构图布局,是密与疏、明与暗、大与小、实与虚的对比和安排。而笔法讲究“写”而非“描”,运笔追求流畅、贯通,才可能达至画面的“气韵生动”。

《晨露》创作步骤图说明

步骤一构图定位

我作画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静下来思考画面的构图、着色程序、色调处理、整体效果等,只有当各方因素都考虑得当时,才开始着色。在一般情况下,我不用铅笔作仔细的形体勾勒。这里为了演示的方便,只是用彩色铅笔作了花形的大致定位。

步骤二湿润画纸及铺第一遍色

用大号排笔将水彩纸的正反面刷上清水,使其均匀湿润后平铺在玻璃板上,再轻轻赶去纸下的气泡,当纸面完全平整后开始着第一遍颜色。第一遍色的作用就是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色彩过渡与衔接作一个铺垫。

步骤三铺大体色调

在平整湿润的画纸上铺大体色调,心情一定大好。我用3”底纹笔将主体色调铺上,有变化的留出大体花形。画面有些局部的暖色一定要在这一阶段画上,便于融入到整体色调之中。

步骤四确定主要形体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确定花的外形,另一方面是进一步丰富背景的层次。在确定花的外形时有些部分是用干净画笔洗出来的,显得轻柔而模糊。而有些部分是用吸水纸擦出来的,则显得肯定而清晰。背景部分的叶子趁湿时画上,既衬托了主体花形,又增加了背景的层次。

步骤五进一步丰富画面效果

随着作画时间的推移,纸面的水分也越来越少,此时着色应注意笔头的水分要尽量少。这一阶段我用的还是大的狼毫毛笔,果断的将花心的浅红色,花枝的绿褐色迅速画上,此时,画面的整体效果就确定下来了。

步骤六塑造细节直至完成

《晨露》纸本、水彩,15x22英寸(38x56cm)

当画纸完全干透后,便着手塑造花的细节。我将塑造细节的重点放在表现花的姿态和柔嫩的质感之上,此时还是采用干湿结合法来表现,用狼毫画笔来画细节,用羊毫画笔来接染,目的是使颜色保持滋润和透明。再在局部适当做些调整,签上名,盖上章,作品就完成了。

作者简介

张小纲,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先后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所创作的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中国艺术大展》、《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国水彩百年展》、《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亚洲水彩画联盟展》、《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彩双年展》等。代表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及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小纲通过ldquo荷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