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初三学生一年写下10万字小说
白色的卡通T恤,七分裤,运动鞋,一身稚气的打扮。“青春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我喜欢把自己的感情、成长融入小说中,小说里的人物是我情感发泄的载体。”捧着自己的小说《青春匆匆醉红颜》,余蕾显得有些腼腆。
余蕾父母均在外打工,家中仅有年近八旬的奶奶和正在上小学的弟弟,因此,照顾家庭的重担便几乎全部压在了余蕾的肩上。“余蕾很文静,放假了也不到哪去耍,连电视都不看,就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写东西。”余蕾的奶奶说。
据余蕾初中的班主任老师*胜介绍,余蕾是个很刻苦的学生,学习历来都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前茅,尤其是语文成绩,作文写得很不错。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是各类文学著作,平时还经常和一些同样喜欢写作的同学一起讨论。
“平时上学我不能写,我只能在放暑假时写,写小说会上瘾,一旦开始,就无法停笔。”余蕾说,她是从去年暑假开始构思小说的,构思用了一周时间。这之后,她将自己平时的休闲时间,全部用在了写作上。今年7月20日,余蕾10余万字的小说终于完稿。“写这部小说,把我平时阅读的积累都拿出来了,同时,我也感到自己知识面还是有所不足,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高额费用,出版小说梦断蓉城
小说,记录了余蕾情感懵懂的历程。一年时间,3本厚厚的书稿写成,余蕾已经忘记,她到底用掉多少支笔、有多少个夜晚挑灯疾书。因此,在写下最后一个字合上书稿时,余蕾也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在升入高中之前,将自己创作的小说出版。然而,经过多方打听后,余蕾发现在家乡小镇寻求出版自己小说的渠道,犹如一个遥远的梦。
7月底,余蕾抱着自己的书稿独自来到了成都,试图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遗憾的是,她的梦想被彻底粉碎:虽然通过媒体找到出版社,出版社告诉他,自费出书要支付高达数十万元的出版费。显然,这对仅靠父母在外打工维持生计的余蕾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几十万元!我听到这个数字后几乎昏了。”走出出版社的余蕾,除了哭泣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别的途径宣泄内心的伤感,“写作、出书,我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小说内容令老师既惊又喜
“我喜欢写作,从小我就喜欢看席慕容和柴静的小说,想靠写作挣钱是我最初的想法,在经历过这些事后,我明白了许多,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与记者对话时,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余蕾话语中多了一份沉重。
一对男女从初三到高三,相互爱慕,在大学经历过诸多困难和挫折后,终于得到双方父母的肯定,岂料这个时候,女主角患上不治之症,男主角是坚守不离不弃还是转身离开?说起自己的这部小说,余蕾坦言和萌芽的风格比较相近,基调都比较忧伤,几许淡淡的华丽。和萌芽上面许多作者比起来,余蕾告诉我们,自己的小说还比较稚嫩,无论在语言或者思想上都不够沉练,何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思想,种种因素加起来注定不能和别人的小说一模一样。
“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校园,关于工作、关于社会,都有一些涉猎。”和许多年少轻狂的少年作家比起来,余蕾言语中没有丝毫的自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注定我只能写到一些表象。”
对于自己学生的作品,*胜老师说,“我真的是既惊又喜!惊的是,在初三那么紧张的时候,余蕾能利用空余时间写出10万字的小说。喜的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堆砌之作,还是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深度的,是和她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分不开的,比如说那句‘有时候远离才是永恒的接近’,就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调整心态,坚持比写作本身更重要
在被媒体
在经历成都街头失声痛哭之后,余蕾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
“这个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摆正心态,毕竟我现在自身知识面还差得远,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综合能力也十分有限。”正是因为老师的这番话,让余蕾觉得,写出小说了不应该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现在,高中录取通知书已经顺利到了余蕾手中,余蕾告诉我们,即便是小说不能出版,她也不会因此而分心,调整好状态升入高中学习,好好珍惜平日里学习的时间,抓住机会多练练笔。
“我还是会继续自己的写作之路。”余蕾告诉我们。“当你全力追逐天边的夕阳的时候,你也会因此而可能错过脚下美丽的风景,说不定,脚下的风景比天边的夕阳更加美丽。对我而言,写作是件美好的事情,但坚持远远比写作本身更重要。”
“她看过的书,很多大学生都不一定看得懂。”年仅12岁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引已经将《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都看了一遍,最近在看由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所著并震惊文坛的一部小说——《微物之神》。她喜欢阅读欧美史诗类文学著作,会对国内一线作家韩寒、郭敬明、六六等作品风格“评头论足”。下半年,她的个人校园成长小说《春末夏至》将要出版,小说主人公以她自己为原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少女淡淡的忧伤。
在宁海实验小学,像*引这样热爱文学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形成风格各异的校园小说。今年下半年,由他们自己编著的14册10万字长篇校园成长小说将要集体亮相。
六年级女生要出10万字小说
在宁海实验小学教学楼一楼通道的墙面上有一块专门展示学生作品的园地,有长篇小说、日记专辑、作文教材、个人诗集……
“这些出版物,要么是学生自己所著,要么就是集结了学生作品。”宁海实验小学童声文学社指导老师胡文杰告诉记者,有一定文字功底,热爱写作学生都可以加入童声文学社,没有其他门槛限制,“这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潜能,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思想去感受生活。”
六年级一班的*引,曾经也患有“作文头疼症”,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在加入童声文学社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其他社友的影响下,她的写作灵感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喜欢看的书不但多而且杂,甚至超过一些大学生的所看书目。
“《百年孤独》、《瓦尔登湖》、《达芬奇密码》都已经看过了,现在在看《微物之神》和《乔布斯传》。”*引说,自己偏好欧美史诗类文学著作,韩寒的作品也比较喜欢。
谈及文风,*引认为自己带有青春而又忧伤,这一点从她正在创作的10万字长篇校园成长小说《春末夏至》可以看出。主人公就是以她自己为原型,故事梗概是:一个叫江南的女孩,因为个子矮小而自卑自闭——直至她离开那个靠窗的位子,与自己不太了解的男生万言柯同桌,她的价值观开始改变……
“学生们都是以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写作对象,最终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从而对生活进行记录、整理、描述。”胡文杰告诉记者,除了*引外,还有应怡璐、胡华等13名学生,他们的作品都将会在下半年集体出版。
学生作品总量超百本
出版14册长篇小说对宁海实验小学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该校自年起开始“童声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本真的记录为基础,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以镜像等形式还原和深化情感体验,以多点训练为途径,优化语言表达系统,升格学生的作文能力。
从年始,该校又将儿童文学引入课堂,与作文教学结合,并引领同学们尝试着校园小说的创作。同年,该校学生叶跃凡的长篇小说《你的笑容真美》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目前,全校已出版长篇小说15本,短篇合集7本,再加上各种日记集、作文教学、个人诗集等,总量超过百本。
“校园小说的介入,给了学生一个思绪纵横驰骋,恣意飞扬的空间,为枯燥单调的校园生活增添了盎然生机,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可以在虚构的小说中得到满足,在小说中,可以由自己来决定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往往写着写着,小作者就把自己写进去了,这也正是学生喜欢创作小说的原因。”胡文杰说,“儿童文学,让学生的声音更纯净,让学生的语言更具有文学味,让学生的心灵更丰盈和充实。”
多位小作家受“冰心作文奖”垂青
小学生写长篇小说,是噱头,还是实力?这从一些专业人士的评价则可管中窥豹。
“读到这些书,内心突然有想哭的冲动,一般来说不感动我的文字,我是不会向出版社推荐的。”一位资深图书编辑曾如是评价。
作为童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协会员的胡文杰更是赞叹连连:孩子们的文字水准丝毫不输一些成年作家,好的几部作品我还会反复研读。
年,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文学奖项,也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冰心作文奖”评选中,该校共有9位同学获奖,占到全国得奖总名额的近十分之一。其他各类省市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的作品大多是由出版社主动找上门要求出版,还多次入选全国书博会好书候选榜单。”胡文杰得意地说,“各类作品出版总量已达几百万册,其中仅小说《小脚印校园成长故事》系列丛书销量超过50万,还有不少出版商邀请我们的‘小作家’去北京、上海的中小学签名售书。”
然而最令人高兴的是,一人创作,引发全班参与。写作的风气如星星之火般迅速点燃了全校学生的创作热情。许多同学还搞不清什么是小说,只是把它当作日记来写了,当故事来编了。写作不再是“绩优生”的特权,而是成了众多学生抒发心意的途径。“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字,来自孩子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全校发动创作,这在全国都少见。”胡文杰乐呵呵地说道。(薛丛川王家法)
首页
上一页1下一页
尾页
1、为什么《宪法》规定了企事业机关人员平等的养老权利,已经并轨的新退休涨资办法仍以部门划线,造成同等条件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相差更大?《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行*事业退休养老却可以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退休办法?这符合宪法的规定吗?
2、为什么企业退休老人对十二连增养老金毫无感恩之意,反而深感愤慨!实际上十二连增是对全国多万企退老人的戏弄!贬低!虐待!而非关爱!事实抹杀不掉客观的存在!企退老人大多是建国初期参加工作,艰苦奋斗、为革命作出无私奉献的革命功臣,20多年被“歧视”、“虐待”,吃着不同于行*事业退休的下等饭!精神倍受摧殘、心理严重失衡,致使企退老人贫困潦倒。
3、为什么曾是工人阶级老大哥!特殊时代的财*纳税人!勇于改革的先行者,听*召唤砸掉铁饭碗,自我牺牲的改革带头人。人社部胡晓义胡説不要相互“攀比”,这是人在说话还是狗叫?
5、为什么胡晓义说我国不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却出现了少数人进“摇篮”,多数人进“坟墓”的怪相,公务员20多年分文不缴费,既然进统筹,为什么不补交以前欠费?退休了还要随在职的一起涨,出现了事实上的终生不退休;企业高额缴费,养老金却受制于“保基本”原则,替代率比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的替代率还要低十几个百分点?这就是害怕“从摇篮到坟墓”理由吗?
6、为什么机关人员长期不尽缴费义务而享受高待遇?本应缩小收入差距的社会保障,实际上反而急剧拉大了?为什么作为主人的劳动者必须自己掏钱为自己养老,而作为仆人的机关事业人员并轨却分文不掏不补?这符合胡晓义说的“权利与义务相对”的养老保险基本原则吗?
7、为什么企业连涨11次的增加额竟没有机关一次增加的多?社会保障信息本属公开的范围,为什么机关事业退休金的社会平均数据竟然变成了“涉密信息”?社会发展成果本应共享,为什么只对奉献一生的企退老人实行只“保基本生活”的原则?60年来退休的老人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已经全额上缴,难道这些因长期实行低工资高积累而做出重大牺牲的企退老人就无权分享发展成果吗?
9、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者,只能得到相当于本身劳动力价值的基本生活费用。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也实行只“保基本”的原则,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哪里?只“保基本”的原则,符合社会主义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吗?胡晓义所说的不准“福利过度”的“度”是否就是不准企退人员跨越“保基本”这个“度”?是該真正检查一下谁超了“度”?10、为什么只对企业职工及其他公民养老金实行“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原则,机关事业人员却不在此列,由国家财*负担的公务员待遇要不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
12、为什么贯彻《养老保险法》,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企业职工和其他公民都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唯独公务事业人员是国家从财*用纳裞人的銭替他们买了养老保险,能为高薪族开此先河,想必同为革命也作了巨大贡献的贫苦一族——全国上60岁老年农民最最应該得此照顾!国家应与其同样买单。
13、为什么机关人员退休后仍由财*资金发放名目繁多的津补贴,甚至成倍超过其名义退休金,并且又给公务员设立了8%职业年金?这只是给公务员特权的一个骗人借口,相对应的企业年金由誰解决?内退的、破产企业工人以及广大农民工,还是私企或着国家来解决?如都靠不住,只能证明人社部又给企业人员演了一出画饼充饥的拙劣的把戏!这是人社部应有的道德操守吗?14、为什么年并轨承诺缩小养老金差距,年普涨6.5%在实际上却扩大了!官方似是而非的解释:“国民经济下滑”让人嗤之以鼻、哑然失笑!完不成缩小目标要不要问责?究竟还要不要继续缩小?有任期责任没有?为什么没有能力缩小差距,完成规划目标的主管官员的官位可以不受任何影响?15、为什么国家规划明明写着“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费水平形成差距,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年并轨后,还要继续扩大这个差距?目前养老保险人均缴费为工资的28%,按目前三比一的供养比,企业替代率应为84%,为什么实际只有40%左右?、40%左右的养老金替代率意味着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比在职时降低了一半多,为什么会出现养老缴费率世界最高而替代率却最低的极端反常现象?
16、为什么养老改革前近五十年一直由国家负担的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改制后全部转嫁到在职职工身上,形成目前六十年间退休的职工养老金全部由在职职工当期的的缴费来承担的极端不合理状况?*府对企业老人高达几十万亿的社保历史欠账何时归还?,*府财*长期占用企业老人养老钱的状况何时改变?17、为什么养老改革前实行低工资高积累*策,发工资前都预扣了社会保险费,其中包括养老保险费用上缴至国家。实行统账结合后企退职工的“视同缴费”账户长期空白,相应的统筹基金也长期空缺,长期空账运行,养老金长期半额发放?改制中应该由*府为“老人”、“中人”缴纳的28%视同缴费账户欠费何时归还到账?18、为什么其他国家财*收入中用于社保的比例比我国高出几倍。我国却不能根据《宪法》规定的,国家对于职工的保障责任?由国家承担企业养老基金的一部分列入*府财*预算,而是要求企业养老基金自我保障,只是在因社保欠账出现养老基金缺口时才给予临时财*“补贴”?劳动者创造的财*蛋糕为什么没有企业退休职工的份额?19、为什么*章规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求自身特殊利益,机关人员却享受着高出民众多倍的超国民养老待遇?巨额社保欠账尚未归还,养老待遇差距十分悬殊,这时却提出建立所谓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20年双轨制所造成的待遇差距,又在人为加速扩大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调整机制能正常吗?
20、为什么官方的养老金差距数据是用企退职工缴过费的毛收入与机关事业不缴费的部分养老收入(名义养老金)作比较得出的虚假差距,而不是用企退职工扣除个人账户返还部分的净收入与机关事业不缴费的全部养老净收入(含津补贴福利收入)作比较得出的真实差距?这种做法符合实事求是原则吗?
为了我们企退人的切身利益,为了促进改革的快速推进,今天在这里恳请每一个国人,企退人转发出去,感激不尽!!!
编辑:三川学社
赞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