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刚结束了《荷塘月色》的授课。在十几年前的课本中,是要求把这篇课文的4-6段背诵过的。怎奈如今学生的背诵任务太重,竟连这么优美的文字也给舍弃了。学语文,就要学习美文——在学生的质疑中,果断地将这篇文章的背诵任务布置了下去,尽管怨声载道,但背诵效果还算令人满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叶亭亭,荷花明丽,荷香清幽,荷波凝碧,流水脉脉……朱自清自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来接受西方文化,在两者的交融之下,其文章散发着古典的清新味道。
荷花,在古代有着美好的名字:菡萏、芙蓉、藕花、朱华、芙渠……你喜欢哪一个呢?下面的这些诗歌,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莲叶接天,碧绿一片;荷花映日,别样娇红;一池西湖,摇曳生花。当离愁撞见了这美丽的西湖荷景,也都烟消云散了,展现出作者的豁达乐观。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初夏时节,作者捕捉到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枝小荷、一只蜻蜓,生动活泼,明丽有趣,表现出了作者对夏季的热爱。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世间的花都是“花入金盆叶作尘”,叶子是花的陪衬;而荷花却与此不同,荷花开在水中,叶子浮在水面,它们是“花叶常相映”的;“绿荷红菡萏”也象征着郎才女貌的绝佳相配,同荣同衰,坚贞不渝。
临湖亭
[唐]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乘坐着轻便的小船迎接贵客,小船在湖上悠悠地前行。宾主围坐临湖亭中开怀畅饮,四周一片盛开的莲花。
辋川二十景,四面芙蓉开。这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想象。泛舟湖上,宾主围坐,悠悠之间满眼荷花。怎样的荷花,怎样的荷叶,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悠悠”二字可知景美人悠闲!
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君子之花;
白居易说:“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荷花是佳人之花;
《西洲曲》: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花是爱情之花。
你知道荷花的花语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