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卢照邻的一首荷花诗,凄美异常,写得不仅是
TUhjnbcbe - 2023/8/17 22:46:00
北京扁平疣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8872657.html

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提起“初唐四杰”,我们会想起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少年诗人骆宾王,会想到吟诵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凭借《滕王阁序》而一举成名的王勃,还会想起“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炯。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王杨卢骆”中的卢照邻,在四杰中,卢照邻似乎是不那么显眼的。但是他却是古代著名的身残志坚青年楷模,早年卢照邻因为写诗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于是他就进了大狱。不幸的是,等出狱时他已经染上了麻风病,为了养病他搬到长安附近的太白山上居住,也许是有病乱投医,他竟然轻信了炼丹术士,吃错了药,导致手足都不能动了,就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才子一下子成了废人。不过幸运的是,他的师父是药王孙思邈,最终卢照邻还是活了下来,不过身体的疾病仍旧让他难以忍受。后来孙思邈以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卢照邻失去了痊愈的希望,就在绝望中自尽身亡了。

杨炯曾经说过,对于四人的排名,他是“耻于王后,愧于卢前”的。其实卢照邻的才华同样出众,在初唐四杰中一点不比他人差。他的《长安古意》十分经典,还贡献了现代人常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一名句,除擅长七言歌行外,其五言诗十分精致,别具一格。

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首诗短小精悍,托物言志,情感真切自然先写花好月圆,后借花之自悼,写人之自悼。“浮香绕曲岸”,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不写荷花盛开的样子,反而写其香气,说明荷花盛开。“圆影覆华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这首诗另辟蹊径,不写花美,而是以香夺人,通过月色的描写,突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卢照邻因为身体疾病的原因,导致了其性格的缺陷。万物越是繁茂,他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枯竭。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这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看着这样的诗,总会觉得作者应该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之后才有的感悟。其实不然,写这首诗时卢照邻只有17岁,一个少年,一个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少年,却在诗中隐隐透出了一种忧郁之态。卢照邻年少就有才,却半生飘零,以至晚年投水而亡。而在这首少年时的作品中,我们就能似乎能读到这位杰出诗人忧郁的一面。卢照邻的这首荷花诗,凄美异常,因为他写得不仅是荷花,更是人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收藏,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照邻的一首荷花诗,凄美异常,写得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