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悫是古代的一名刺史,是一个好酒之人。他喜欢品尝各种珍奇的美酒,也喜欢与友人分享他的发现。他在历城北郊有一座避暑山庄,名为使君林。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夏日消暑的好去处。
消暑的好去处有一年的夏天,郑公悫邀请了几位酒友到使君林来品酒。他告诉到访的客人,有一种特别的酒,是用大莲叶盛着的,叫作碧莲酒。他说这种酒是他偶然发现的,当他把酒倒在莲叶上时,发现莲叶上长出了一些奇怪的菌类,像是象鼻一样。
他好奇地尝了一口,发现这种菌类吸收了酒液,而且还散发出了莲花的香气,使得酒味更加清爽甘甜。他觉得这是天下最美的酒,于是就把它命名为碧莲酒,并且专门为它准备了一个砚石格子,用来放置莲叶和酒。
莲叶郑公悫的酒友们听了都很惊奇,也很好奇。他们跟随郑公悫来到了砚石格子前,只见那里摆着几片巨大的莲叶,上面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象鼻菌。
郑公悫拿起一片莲叶,轻轻地掰开一个象鼻菌,里面流出了一滴晶莹的液体。他把它送到嘴边,微微一品,顿时满口生香,心旷神怡。他笑着对酒友们说:“这就是碧莲酒,你们尝尝吧。”
品酒酒友们也纷纷拿起莲叶,掰开象鼻菌,品尝起来。他们都赞不绝口,说这是从未有过的美味佳肴。他们互相敬酒,畅谈风月,不知不觉中就喝了许多。郑公悫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心中也十分欢喜。他想:这碧莲酒真是我的幸运之物,不仅能让我享受美味,还能让我结交良朋。
元代文学家陆文圭《避暑》一诗中,也详细记录了碧莲酒:
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科。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欲屡小苦是莲心。
采荷碧莲酒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饮品,它用新鲜的荷叶包裹着清香的米酒,放在阳光下发酵,然后用荷叶茎做成吸管,从荷叶中吸出酒液。这种酒有着淡淡的荷花香,喝起来清爽解渴,夏日消暑的好选择。
碧莲酒最早是由三国时期魏国的郑公悫发明的,他喜欢在荷花盛开的时节,邀请友人一起品尝这种酒,赏荷作诗。后来,这种酒传到了唐宋时代,成为了文人墨客和百姓们喜爱的佳酿。
采莲碧莲酒也有很多别称,如碧筒酒、碧筒杯、荷叶酒、荷盏、象鼻杯等,都是因为它的外形或颜色而得名。荷叶酒不仅美味,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一种兼具风情和雅趣的特色酒。